学院简介
   

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以上海大学老校长、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先生名字命名,既是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也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院(系)之一。学院依托上海大学进入全球前1%的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等优势学科,联合相关学院、系(所),实施“重基础、跨学科、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战略,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基本功、全球视野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造就未来的学术领军人物。

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按照“理科试验班类(选考物理)”和“理科试验班(选考化学)”进行招生。理科试验班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理科试验班包含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


历史沿革

1997年 为探索本科教育基础教学改革的新路,由钱伟长老校长创立的本科基础教学强化班,以“注重全面通识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办学宗旨和育人模式,开启学校拔尖学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07年 在基础教学强化班基础上成立自强学院,取义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探索基于通识教育的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011年 获批国家试点学院,并更名为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

2015年 获批成为上海大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三大试点学院之一。

2016年 学院获批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2015年)。

2016年 获批高水平大学建设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拔尖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平台。

2018年 入选首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师资队伍

学院着力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在聘请外教进行小班化英语语言强化教学和大力引进国际名师为学生开设全英语专业课程的同时,学院整合学校相关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并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深度合作,全方位打造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一流师资队伍。同学们经常有机会接受两院院士、海外名师、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上海市特聘教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等杰出专家学者的课堂教学和学术引导,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进行课堂内外互动研讨,共同探索科学的世界。


培养模式

作为“国家试点学院”与上海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探索并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前沿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在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专业分流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在完成第一学年基础强化课程学习基础上,“理科试验班类”学生依据其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及个人志愿,进行综合考察排序,学院根据相应四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先修课程要求和招生计划人数确定学生的专业,进入后续专业培养;“理科试验班”学生在应用化学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内按个人志愿选择专业,进入后续专业培养。退出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的学生:理科试验班类参与学校理学工学I类的专业分流;理科试验班参与学校理学工学II类的专业分流。

学院与国际著名高校联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海外交流和学习平台。学院的学生享有高比例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的机会,优秀的学生同时还享有赴国际著名学府进行课程学习的机会。

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学生均可选择学院聘请的校内外优秀教授作为自己的导师,全方位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学院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借助励志导师引导,加强课外环节,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能力成长平台及成果

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作为深化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全面推动书院制的试点工作,构建与拔尖创新人才相对应的课内外联动培养体系。在书院平台拓展导师制工作、开设导师工作室;“钱伟长讲坛”邀请国际顶尖科学家进行讲座报告;实施30116金沙js9-30116金沙js9学术创新激励计划,鼓励本科生打好数理基础、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创项目,尽早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形成良好学风;通过思政引领和德育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钱伟长书院通过国旗卫士班、钱伟长教育思想宣讲团、党建平台等思政德育平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政治高度;通过阳光之家志愿服务基地、钱伟长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育人平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通过阅读空间营造、读书沙龙、人文讲座等人文素养平台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情怀气度;通过钱伟长讲坛、学术沙龙、竞赛平台、朋辈辅导讲坛、导师进书院等学术科创平台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以锻造学生的能力强度,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

同时,学院通过钱伟长书院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实践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聚焦“内圈”抓内容供给改革——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发挥教师育人主体作用,全员参与拓展育人广度,全员联动挖掘育人深度,搭建“大德育、大思政”的全员育人平台。聚焦“中圈”抓主体供给改革——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所有课外资源,发挥学生立德主体作用,把育人工作贯穿到教室与社区,融入到学习生活各方面,构建“个性化、定制化培养”的全过程育人模式。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院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期绩点达3.0以上的学生占比从2017学年的67.7%上升至2019学年的78.8%。以2019年为例,2019年本科生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学科竞赛有50人次获得省市级以上竞赛奖,其中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1项(上海大学有史以来第二次获此奖项),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比赛理工组二等奖1项。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